标
趑 基本解释
● 趑
zī ㄗˉ
〔~趄(jū)〕①行走困难;②想前进又不敢前进,如“~~不前”。
英语 can't move; to falter
德语 schwanken, taumeln (V)
法语 chanceler,incapable de se déplacer
【漢典】
趑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趑 zī
常用词组
趑趄 【漢典】
趑 國語辭典
趑ㄗzī
參見「趑趄 」條。
【漢典】
【酉集中】【走】
趑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6
趑 《康熙字典》
【酉集中】【走】
趑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6
【廣韻】取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千資切,𠀤音咨。【說文】趑趄,行不進也。【廣雅】趑趄,難行也。【集韻】或作𧾕。亦作次𨀥。
又【集韻】七四切,音恣。趑趥,不行。
【漢典】
【卷二】【走】
趑 《说文解字》
【卷二】【走】
《說文解字》
趑趄,行不進也。从走次聲。取私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趑)趑趄,行不進也。易:其行次且。釋文:次,本亦作趑,或作𨀥。馬云:卻行不前也。且,本亦作趄,或作跙。馬云:語助也。王肅云:趑趄,行止之礙也。按馬云卻行不前者,於次本字得其義也。云語助者,王風毛傳所云且辭也。馬、鄭同用費氏易,而馬次、鄭趀不同。趑者,後出俗字。趄又因趑而加走旁者也。許𣃔不錄。鉉之前已有趑字,注曰趑趄。鉉因又補趄篆爲十九文之一。今姑皆存之,俟好學者㴱思焉。从走次聲。取私切。十五部。
【漢典】
趑 音韵方言
国际音标 tsɿ˥ 韩语罗马 CA
客家话 [台湾四县腔] cih1 zih1 [梅县腔] zii1 [海陆腔] cih1 zih1 [客英字典] zih1粤语 zi1
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脂韻 平聲 郪小韻 取私切 三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清母 灰部 ;王力系统:清母 脂部 ;
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
【漢典】
趑 字源字形
字源演变
甲骨文
金文
楚系簡帛
說文
秦系簡牘
楷書
楷書
楷書
「𨀥」 包2.162
「趑」 說文‧走部
「趑」
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
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
异体字赼 趦 𧾕 𨀥 𨒮 𧿞
【漢典】
【加载评论 】
【论坛讨论】